《道士下山開始的修仙之旅》[道士下山開始的修仙之旅] - 第13章 道門收徒八不收

李長庚低頭暗暗沉思著。
當下人道昌盛,社會穩定並開始繁華了起來,各處旅遊點都能看到翻新寺廟的情景,例如剛才去的雷峰塔,還有其對面的山上,都是寺廟。
這也難怪,佛家的理念是修來世,現在人們富足後想着下輩子也能過的好一點,或者犯了罪的也想着洗刷罪過,因此更多人信仰起了佛教,身上喜歡帶著玉石雕刻的佛、菩薩或者串起來的念珠等!與人交流的時候也喜歡雙手合十。
而道門呢?當年那場人禍,使得很多道門斷了傳承,很多道觀都衰敗起來,除個別名山大觀外,一些小道觀都是人跡罕至、香火稀少,甚至是破敗不堪。
道士不同於和尚,盛世時,一個個都身纖體瘦的藏在深山道觀中,修身養性,日子過得簡樸且瀟灑,追尋自己的道,清和自然。
反觀那些和尚多是身寬體胖,滿臉富態,不時去化個緣,說句「你與我佛有緣,施主何不捐個善款,好與我佛鍍個金身」。
現今社會,信息傳播方便,一些和尚更是會營銷自己了,比如某寺就成立了公司,還上市去了,主持做了董事長。
雖然道門龍虎山也向世俗發展,但是真的比不過。
正如那首詩一樣:「盛世佛門昌,道門山中藏,亂世菩薩不問事,老君背劍救蒼生。」
雖有失偏駁,但也反映人們對和尚道士的一些看法。
「也罷,適當展示一下,也是為了發揚道門,但是凡事不可一蹴而就,還是順其自然為好!」
李長庚從沉思中醒來,微笑着對著二人道:「既然你們真的找到了貧道,也算你們的緣分,貧道就教你們一式劍法吧!」
「真的嗎?哈哈,真是太開心了,道長,什麽時候教我們?劍法叫什麽呀?」張藝樂嗬嗬的笑着問道。
劉辭浪也是一臉激動的看着,「師父,要不演練一下?」
「好吧,貧道就展示這套全真劍法。」
說完,就抽出桃木劍,只見桃木劍劍柄長七寸五分,劍身長二尺二寸五分,劍寬一寸兩分,脊厚三分四厘,通體暗紅。
二人暗道一聲:「好劍!」
李長庚走到空地,擺了個起手式,然後氣沉丹田,雙眼精光一閃,道袍無風自動。
唰……
一式「張帆舉棹」行雲流水般使出,接着一招「柔櫓不施」。
這兩個都是成語,來自於一句唐朝時期的詞的第一句:五裏灘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大概意思是,五裏灘頭的風停歇了,然後展開風帆,舉起船槳,卻感覺到船變輕了許多,順風揚帆,乘風破浪,不用船槳和柔櫓,船卻向前行駛。
以藉助風力,順勢而為,取順風之意。
李長庚手不停歇,身隨心動,心隨意動,騰轉跳躍間右手木劍在空氣中「唰唰」不停刺出,左手或指或掌拍向虛空,連續使出「苕溪垂綸」、「小楫輕舟」、「扁舟一葉」、「大江似練」和「滄波萬頃」等招式。
初似小河無風無浪,然後突變如大海波瀾壯闊,綿綿無絕。
劉辭浪和張藝都看傻了,兩人猶如大海中經歷風浪的破船,有種散架的感覺。
劉辭浪趕緊拿出手機開始了錄像。
奈何他胸中無墨水、腹中無文化,「臥槽!這才是武功吧?和電視劇裏的太像了,張藝你打我一下試試。」
李長庚這套劍法已經練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了,以先天真氣施展着各個招式,周身十米飛沙走石,落葉紛飛。
這個時候已經日落西山,天色漸晚了,加上李長庚他們所在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