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崛起1890》[丹麥崛起1890] - 第22章 下面10個財年軍費計劃(2)

麥總GDP的約2.5%,因為由於我國和清國的軍火貿易,又獲得了約2700萬克朗的收入,國防部則是計劃取一部分併入軍費計劃,海軍佔1.2億克朗,陸軍則是佔8000萬克朗。而與清國的售艦所得,共計2700萬克朗,為應急備用款項。」
杜卡基斯下去後,接着上來的是海軍部長斯韋克·亨利克接着老頭子的話繼續講到:「海軍的1.2億克朗中,4000萬克朗被用於向英國求購2艘主力戰列艦,如果可能的話嘗試自我仿造一艘類似的軍艦。噸位約10000-12000噸每艘,至於剩下的8000萬克朗,撥出2200萬克朗用於艦艇維護及小於1500噸的炮艇建造,餘下5800萬克朗,5400萬則是用於建造總計17艘的各型魚雷艇、驅逐艦,巡洋艦。剩下的的400萬克朗,則是用於擴建現有的位於哥本哈根的海軍軍官學校」
陸軍部長的發言比起海軍遜色了不少:「陸軍的計劃是,8000萬克朗,2400萬用於現有步槍的更新以及彈藥儲備,3300萬用來購置新型的速射炮以及重火力,陸軍需要200門4英寸及以上口徑的大炮。剩下的2300萬,則是用於開辦新式陸軍學校及士兵薪水發放。」
這些議員們,一個個都是在腦子裡做着極其複雜的題目,整個下議院陷入了一片平靜。
斯韋克的心裏很是忐忑,自普丹戰爭以來,每年應當到帳的海軍經費總是被剋扣很多用於其他地方,丹麥海軍除了維持日常訓練、艦隊保養和造一些不會大於5000噸的戰艦之外,就沒有經費了。
最後,埃斯楚甫首相發言了:「呃,就我的個人意見而言的話,這份下一個10年的軍費計劃,大體上沒啥毛病,不過這樣的話,我們的風帆戰列艦,可能就顯得比較落後了,我個人建議的話,最好還說裝備到殖民地海軍或者說賣給其他國家,比如南美的ABC(阿根廷、巴西、智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