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 第17章 痛罵崇禎穿清必反

崇禎聞言嘆道:「朕自然想過縱觀朕秉國十七年,一直勤勤懇懇、勤儉節約,為國事夙興夜寐。
或許朕並不聰明,無祖上治國之手腕,但絕非亡國之君。
可朕手下的臣子,卻沒有幾個好的,大半皆是亡國之臣!
我大明走到今日,那些貪官汙吏、枉負聖恩的臣子當是罪魁禍首!」
郝光明一聽就想笑。
但他到底記得,如今崇禎時他的准老丈人了,又興許會在幾日內國破身死,於是終究忍住了。
可他仍忍不住在心裏吐槽:崇禎,不愧是你,都這時候了還在甩鍋呢。
崇禎可是盯着手機中的郝光明呢,雖然郝光明沒說話,可崇禎卻看出郝光明神色有異。
於是皺眉問:「怎麽,朕說的難道不對?」
郝光明道:「不能說完全不對吧,但也僅是和正確說法沾了個邊而已。」
「此話怎講?」
郝光明回憶他所看到的各種關於亡國之因的說法,略一沉吟就道:「大明會走到今日,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明建國時便沒考慮跳出我中華數千年治亂循環的怪圈。
所以大明建立後註定是要亡的,後面的皇帝如果只是修修補補,沒有進行天翻地覆的變革,也至多能讓大明多延續幾十年罷了。
兩百多年亡國,還是三百多年亡國,在我們後世人看來並沒有太大區別。
至於說為什麽沒有跳出治亂循環的怪圈,又該如何跳出來,這個問題太大,我一時是沒辦法講清楚的。
這第二個原因,便是大明從建國之初,國家的權利就開始慢慢被士紳地主階級竊取。
早在正德之後,這天下其實暗地裏就易了主。與其說是你們朱明皇室的,不如說是士紳地主的。
等到了你這時,可以說天下早已經失控,不受皇權掌握了。
而士紳地主大多目光短淺,只能看到自己的那點利益。
所以他們在霸佔了朝堂上的多數官位後,只顧爭權奪利、排除異己、謀取私利,對於天下是否敗壞並不在意。
因為這些人很多都看清了,即便把朱明換成了李順,或者別的王朝,依舊要用他們士紳地主來維持統治。
或許早期會像明太祖、成祖時那般,皇帝強橫,士紳地主被壓得抬不起頭來,但只要過幾代人,這天下事就依舊是他們說了算。
所以,當流賊肆虐、建奴入關、天災連連,只要不是殃及到他們的利益,他們是不會真心去應對的,甚至還會見縫插針地謀取私利。
你作為皇帝,站在這天下的最頂端,平民百姓則是在最
中間的士紳地主們欺上壓下,平民百姓為了活命不得不造反。
此時你被士紳地主階級架空權力,又無法和底層的平民百姓溝通,於是被這兩大群體一起對付,大明能不亡嗎?」
崇禎聽到這裏若有所悟,眉頭卻皺得更緊了。
這時又聽郝光明道:「這第三,眾說紛紜,但要我來說,還是得怪你自己。
就像我之前曾說過的,你既沒有識人之明,用人又不得法。
所以你執政十幾年,大明本來不少的忠臣良將都被你整沒了,最後滿朝武大半不是奸佞小人就是廢物。」
「朕不服!」崇禎忽然氣呼呼地打斷了郝光明的話,「朕縱然治國手腕不如祖上,卻也不至於像你說的那麽不堪!」
也得虧郝光明如今在另一個世界,如果在眼前,崇禎都想拔劍砍人了。
「不服?」郝光明笑了,也不再顧及這位準老丈人的面子,「遠的不說,孫傳庭你是怎麽用的?再往前說,盧象升你又是怎麽用的?這兩人又是怎麽死的?
如果不是你錯信楊嗣昌、高起潛這樣沒有能力只知打壓異己、謀取私利、不顧大局之人,又怎麽會讓盧象升、孫傳庭這樣的棟樑蒙冤身死?
大明人口這麽多,又養士兩三百年,縱然其中大部分都成了這江山的蛀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