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大帝》[大明:家父永樂大帝] - 第7章

  朱高煦神情恍惚地走出乾清宮,一直到了宮門口都還沒回過神來。

  今日入宮面聖,不是為了去雲南就藩,遠離這些是非漩渦嗎?

  怎地就被朱棣那坑兒賊給忽悠瘸了,還接了監國這個爛攤子?

  朱高煦很是不爽,卻又不敢發作。

  畢竟那坑兒賊是永樂大帝,大明江山的真正主人!

  眼見宮門在前,為他領路的宦官突然停下了腳步,一臉殷切期待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見狀有些不解,滿臉狐疑地環顧四周,隨即一拍腦門想了起來,從衣袖中抓了幾顆金豆子遞了過去。

  「謝二爺賞!」

  宦官動作熟練無比,一看以往朱高煦就沒少干這事兒。

  宮人都知道,太子府出了名的摳門,漢王府卻是出了名的富裕。

  畢竟漢王藩國在雲南,雲南這地方雖然是窮山惡水,卻一向多出金礦。

  雖然漢王沒有前去就藩,但云南的地方官員又不愚蠢,每年大箱小箱的東西送到漢王府中,尤以金子為多。

  所以這漢王爺的金豆子,在宮人里都是出了名的多。

  瞧見宦官這諂媚笑容,朱高煦也有些慨嘆。

  都是可憐的人啊。

  若是生活過得去,誰願頭上帶點綠……誰願挨那一刀,做個閹人呢?

  不過大明王朝一直飽受詬病的地方,便是宦官亂政,真要論及出處,還真是朱棣所為。

  太祖朱元璋一向不喜歡宦官,在位期間將宦官邊緣化,甚至立有鐵律防範宦官干政,建文帝也瞧不上這些腌臢之人。

  但靖難之役的成功,宦官發揮了令人側目的巨大作用,如燕王府宦官王彥王狗兒,靖難大戰中屢立戰功,現如今成了首任遼東鎮守太監,深得朱棣器重。

  這就導致朱棣認為,宦官作為皇帝的私人僕役,直接聽命於皇帝,對皇帝絕對忠誠,可以皇帝做任何事。

  所以,他給宦官們的信任,遠大於朝臣士大夫。

  加上朱棣即位之初,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時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持,導致朱棣亦對朝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