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大明公務員] - 第十三章 金筆

第十三章金筆
何夕有一個說不上好還是壞的習慣。大抵是上學的時候。電腦手機都是禁品。學校不讓帶。更沒有什麼信號。連電話卡都沒有。所以,他想要看什麼。不管是視頻與資料。都是先下載到上面的。
雖然上了大學之後,就不需要了。但是這習慣卻保留下來。所以,他用了幾年的筆記本之中,有太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了。電視電影電子書等等。甚至他今日翻找。還找到很多,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東西。
比如,不知道何年月下的東京熱。他都忘記了。
而今他的筆記本電腦,與手機之中各種雜亂無章的資料,就成為他最大的金手指。當然了,筆記本與手機本身的一些功能在這個時代堪稱神器。
對於朱元璋要他寫的兩個小冊子。何夕根據自己的印象,擬了大綱。然後從這些雜亂無章的資料之中扒出一些他自己遺忘的知識點。其實寫起來並不是太困難。
但是何夕而今面臨兩個困難。
第一個困難,就是文字原因。雖然說漢語一脈相承,但是白話文與文言文到底是不同。不過在古文運動之中,文言文與古代白話分道揚鑣。說話倒也罷了。如果落於文字,在遣文造字上需要特別雕琢。這不是寫一個節略幾百字的。而是數萬字甚至更多。
這個困難,還能克服。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何夕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那就是毛筆字。
兩個小冊子,加起來也不過十幾萬二十幾萬字。用電腦處理,並不是太困難的。但是用毛筆寫下來,卻是一個大工程。而且毛筆字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練好的。
更不要說,這些事情朱元璋有話在前了。不可能假手於人。只能自己寫下來。
「這該怎麼辦啊?」何夕摸着筆記本電腦的金屬外殼。這種在後世十分常見的金屬觸感。在這個時代,卻是一種特別的享受。畢竟,這種外殼處理工藝,在這個時代,簡直是天頂星人科技。
何夕想來想去,心中忽然有一個念頭。心中暗道:「這個辦法,或許是可以的。」
何夕說做就做,他立即找來徐正,說道:「我想請宮中造一支筆。」
徐正畢恭畢敬地說道:「還請何秘書示下。」
何夕一愣,不過他而今只有一個官職,那就是秘書郎。在別人稱呼之中,自然要稱呼何秘書郎。這個郎一般省略。就好像稱呼某人為某翰林,而不是某翰林學士,某翰林編修一般。
只是雖然名字一樣,但是古今含義決計不同。
何夕說道:「我不是毛筆,而是一支硬筆。用墨水的硬筆。是一根金屬筆,要做細活。」
徐正不明就裡。也不知道何夕的硬筆是什麼樣硬筆。不過,在皇帝的命令,不管何夕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徐正都會答應,更不要說區區一支筆了。
徐正說道:「老奴不知道何秘書要什麼樣的筆。要不,何秘書屈尊去銀作局指點一下工匠。否則下面的小的們,也不知道何秘書想要什麼筆啊。」
何夕說道:「也好。」
來到大明也有數日了。何夕都沒有出過乾清宮。
一直住在乾清宮偏殿之中。不要說見識大明江山,就是連大明宮廷都沒有看完。
而今何夕也沒有想過出宮。但是,在宮裡走走,似乎也不錯啊。
於是徐正立即讓一個小太監徐保兒,帶着何夕出了乾清宮。走在宮廷之中,看着周圍的紅牆。有一種北-京紫禁城的味道。只是,大明剛剛建國,皇宮雖然在朱元璋稱吳王時期,就已經開始修建。但是真修繕完,也是洪武初了。而今才不過十幾年。而且開國之初,南京故宮以宏大為主,在精細之處,卻沒有多少。
何夕從西華門出了南京皇城,進入宮城之中,在宮城西南角,大片的區域就是宮中十二監的地盤。而銀作局就在其中。
徐保兒是徐正的義子,而保兒,某舍。都是這個時代的常用名。比如沐英,小名就叫周舍。
徐保兒是徐正的身邊的紅人,銀作局上下都不敢怠慢。銀作局主管太監,已經下面大匠,一字排開,都在下面等着。
何夕用一根眉筆,畫出來一個圖樣。說道:「就是這樣。下面有一個金屬筆頭,這裡有一根細管。讓墨水從上面流下來。這裡有一個筆舌,讓墨水不要流得快。外面再有筆桿筆帽。大體是這樣的。」
何夕想要造的就是鋼筆。
很多人用羽毛筆。何夕也試過一下。根本不行,太細了。體驗感非常差。在何夕看來,還不如毛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