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成貴女,她本想躺平》[穿書成貴女,她本想躺平] - 12.柳家眾事(2)

但是,後宮詭譎莫測,太后在後宮算計中連失兩子,只剩下了幼小的慶平帝,她也驟然失寵。
好在先帝也沒有獨寵哪位,而是雨露均沾。因此,後來太后才又生了長樂長公主。
一開始,眾位年長的皇子爭奪那個皇位的時候,太后帶着幼小的兒子女兒窩在後宮裡,低調隱忍的度日。
可是,後來那些皇子爭位爭到快有結果了———死的死,傷的傷,圈禁的圈禁,發配的發配。
而那滿以為大局在握的四皇子突然發現,宮裡居然還有漸漸長成的皇子?
於是,他繼續開始動起手來。宮裡相繼有皇子不是失足落水,就是生病而亡。
太后膽戰心驚的日日仔細護着慶平帝。饒是如此,時年十三的慶平帝也未能避免暗害。
只是,他被害的後果,卻是被小他六歲的嫡親妹妹給擔了。
當年,七歲的長樂長公主喝了端給慶平帝的碧玉羹中了毒。
幸好,因為長樂長公主小孩子心性,喝了幾口,就不願意喝了,所以中毒甚微。
饒是如此,長樂長公主還是留下來了後遺症————–頭腦比較簡單,反應比較遲鈍。
這個禍事,是長樂長公主替慶平帝承擔的。尤其是這碗羹湯,是疼愛妹妹的慶平帝親手喂的。
因此,慶平帝一直鬱結於心,留下了心結,對長樂長公主很是疼愛。
中毒事件之後,先帝終於收攏了足夠的勢力。
於是借這件事的由頭,發落了當時的太子熱門人選四皇子並他的外家。
更是借口彌補,直接冊封了太后為繼後。
慶平帝成為了嫡皇子,接着就是被立為太子。更是在先帝過世之後,順理成章的繼位為帝。
可是,長樂長公主這後遺症卻是沒法子了。
宮廷中的事情再嚴密,總歸還是有風聲。更何況,長樂長公主也不能一直不見人。
因此,長樂長公主蠢笨的名頭就傳了出去。
那些世家大族本來想要找個幼子尚主的,但是又擔心生下來的子嗣再隨了長公主的蠢笨———–雖然長公主是因為毒藥所致,但是誰知道那毒藥會不會傳給子女?
因此,長樂長公主及笄之後,本該尋親的年紀,卻遲遲定不下親事。
太后前腳暗示,那些世家大族後腳就趕緊給自家的孩子定了親事。
先帝倒是想過要強硬的下旨賜婚。最後,被心疼自家女兒的太后阻止了。
太后只說,若是對方不情不願的,那就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
長樂長公主本就單純,若是嫁個不情不願的大家族,反倒更容易被欺辱。
畢竟,世家大族內院里的爭鬥,從來都不是明面上的針鋒相對,而是暗地裡的綿里藏針。
不如從科舉的寒門弟子中,選上一個心甘情願的好。
先帝聽了太后的話,也覺得有道理。於是他一邊暗中留意駙馬人選,一邊等待春闈的到來。
長樂長公主十七歲時的春闈殿試時,先帝讓長公主偷偷的在帷幔後面選。
只可惜,春闈本就難。考上之後的男子,多是年齡較大的。
就算是有年紀相當的,也多是世家大族精心培養為了入朝堂的,哪裡捨得用來尚公主?
如此,第一次的春闈沒有選中。
後來先帝生病過世,慶平帝二十五歲即位之時,加了一場恩科。
這第二次的春闈因着時間太趕,有些地方消息滯後,所以有許多學子都沒來得及趕到京城參加會試,參加會試的人較少,所以又是沒有選中駙馬。
等到長樂長公主二十那年的第三次春闈時,她又去了朝堂上看新科進士了。
這次,她選中了柳庭風,而柳庭風也應了。
因此,成就了長樂長公主和柳庭風的姻緣。

猜你喜歡